醫療廢物處置車間設計采用感染區和非感染區隔離、微負壓車間,現有醫療廢物處置企業為整個車間開放式處置,感染區和非感染區的開放會導致細菌的流通,增加了處置危險的隱患,采用感染區和非感染區隔離在全國醫療廢物處置企業中為領先理念,該項理念的應用一方面保證了企業員工安全,另一方面符合設計規范,更高標準的保證醫療廢物處置安全, 并規避了現有醫療廢物處置中不規范的現象。
并且設計中遵循科學技術計算,更實際科學的實現了醫療廢物處置中設備及處置安全的保障。
《醫療垃圾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 380 號
《醫療垃圾分類目錄》衛生部和國家環保總局發布 2003 第 287 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7 年6 月27 日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8 年10 月26 日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2018 年12 月29 日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6 年 11 月 7 日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4 年8 月31 日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2004 年12 月1 日)。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1998)第 253 號令,2017 年 7 月 16 日修訂);
《國家衛健委關于印發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務院第 376 號令);
《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 408 號);
《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01〕199 號);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03 年 6 月 4 日);
《關于加強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和放射性廢物處置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的通知》(環辦〔2004〕11 號);
《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護工作的意見》(環發〔2007〕37 號);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6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
《醫療廢物分類目錄》(衛醫發〔2003〕287 號,衛計委、國家環保總局)。
《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監管工作的意見》(環發〔2011〕19 號);
《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3〕45 號)。
《醫療垃圾高溫蒸汽集中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T276-2006
《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原則(試行) 》(環發
〔2004〕58 號)。
《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技術規范(試行)》(環發〔2003〕206 號);
《醫療廢物處理處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試行)》(HJ-BAT-8);
《醫療廢物高溫蒸汽集中處理工程技術規范(試行)》(HJ/T276-2006);
《危險廢物轉運技術要求》(GB19217-2003);
《危險廢物貯存污染物控制標準》(GB18597-2001)。
《消毒與滅菌效果的評價方法與標準》GB15981-1995
《壓力容器》GB150.1~GB150.4-201
《螺旋輸送機》JB/T7679-2008
《醫療垃圾集中處置技術規范(試行)》環發[2003]206 號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1993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16
《醫療保健產品滅菌確認和常規控制要求工業濕熱滅菌》GB18278-2015
《消毒與滅菌效果的評價方法與標準》GB15981-1995
《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16
《醫療保健產品滅菌確認和常規控制要求工業濕熱滅菌》GB18278-2015
首先在遵循國家法規和地方上相關政策的前提下,設計遵循以下原則。1.技術上先進 采用國際領先技術,淘汰落后的設計。
2. 布局上合理 車間設備布局遵循生產節能原則,減少徒勞人工,提倡自動化作業。
3. 設備上可靠 更高效的提高設備的運行,減少故障率。
4. 經濟上節約 設備在使用過程中能耗、維護費用低。
(1)實現自動到料,采用液壓翻轉油缸,到料快故障率低。
(2)主體材質:304不銹鋼控制方式:plc控制